佛山1月29日發(fā)布公告,因為疫情防控需要,取消今年的行通濟活動,得到了廣大市民的迅速響應和支持。一個歷經(jīng)了幾百年的民俗活動,早已成為深植在佛山人骨子里的生活習慣,如今為疫情防控讓路,得到如此熱烈的響應,讓人不禁為佛山市民的有愛和通情達理點贊。
的確,歷經(jīng)四百年滄海桑田,行通濟這一傳統(tǒng)民俗文化活動,早已成為佛山人精神生活的一部分,是佛山傳承傳統(tǒng)文化的符號,凝結(jié)城市德善精神的紐帶,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平臺。每年元宵節(jié)期間,佛山人都會一手舉著風車、一手拎著生菜,在熙熙攘攘的人潮中走過通濟橋,祈求來年平平安安、順風順水。整座城市喜氣洋洋,四方來客其樂融融,令人回味無窮。
“行通濟,無閉翳”,這句廣為人知的俗語,既表達了佛山人民樸素的愿望,也彰顯了佛山人心有大愛、通濟天下的情懷。當前,疫情防控形勢依然復雜嚴峻。盡管這兩天不斷有好消息傳來,但相信在家宅了多日的佛山市民早已清楚,最大限度減少公眾聚集活動,是防控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工作的重中之重。在當下,“無閉翳”的最好詮釋不正是自覺地不加入到往年近80萬人、高度聚集的行通濟人群中嗎?
其實,在這場全民戰(zhàn)“疫”中,不僅佛山人如此通情達理,全國很多地方也紛紛取消各種廟會民俗活動,全力支持疫情防控工作。如北京取消了地壇、龍?zhí)稄R會,杭州取消了南宋鼓樓廟會,一切可能增加傳染幾率的各地年俗活動都為疫情防控讓路,全國各地齊心協(xié)力,抗擊疫情。
連日來,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(diào),把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,把疫情防控工作作為當前最重要的工作來抓。為此,我們投入了巨大的人力物力,為此,我們各行各業(yè)大量的人員奮戰(zhàn)在防控疫情一線,他們義無反顧、無所畏懼,令人動容。各地取消民俗聚會活動,既是客觀需要,也是義之所在。
心中有大愛,何處不通濟?盡管有諸多的不舍,諸多的遺憾,但是正如佛山民俗專家任流所說,通濟橋是一個坐標,一個象征,只要大家有德善之心,通濟橋便永遠在心中。心中有通濟,何處不安康。今年,大家不妨參與線上行通濟,在抗擊疫情的關鍵節(jié)點,為自己祈福,也為奮戰(zhàn)在防控疫情一線的人們祈福;為佛山祈福,更為國家祈福。讓我們相約明年再會通濟橋,齊齊行通濟!
文丨佛山日報記者劉蓉
編輯丨俞嘉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