習近平總書記指出:“如果不沉下心來抓落實,再好的目標,再好的藍圖,也只是鏡中花、水中月?!?/p>
今年是建黨100周年,也是“十四五”開局之年,站在“兩個一百年”奮斗目標的歷史交匯點上,佛山“十四五”規(guī)劃藍圖正徐徐展開,令人期待。然而,面對新一輪城市競爭標兵漸遠、追兵日近的緊迫挑戰(zhàn),需要警醒的是,與先進城市相比,為什么城市形象與經濟發(fā)展不相匹配,產業(yè)轉型升級成效未能盡展所圖,重大項目引進乏力、新動能成長不快、發(fā)展速度變緩,甚至存在“掉隊”的危險?追根到底,這恐怕與干部隊伍狠抓落實的意識不強、力度不夠、能力不足有很大關系。毋庸置疑,未來藍圖能否最終化為實景,實際上是一場落實能力的考驗。
狠抓落實,人是最為關鍵的第一“要素”。然而,現實中有的干部“慢落實”,對上級下達的目標任務,表態(tài)快、調門高,但行動慢、效率低。有的干部“不落實”,會上唯唯諾諾,會后束之高閣,面對上級檢查時,搬出各種堂而皇之的理由,為沒有落實開脫卸責。有的干部“假落實”,對落實過程、落實效果弄虛作假,既欺騙自己,又欺騙別人。更為甚者,有的干部在工作實踐中積累了所謂的“豐富經驗”,形成了三種“反能力”:搞上有政策、下有對策,善于應付上級的能力;搞好人主義、拉拉扯扯,善于回避矛盾的能力; 搞形式主義、表面文章,善于熱鬧走過場的能力。試問,如此行徑如此作風,工作落實怎么會有實效,豈能不錯失發(fā)展良機,談何夢想成真?
落實,是一種態(tài)度,更是一種能力。站在新的發(fā)展節(jié)點,開新局須有新作為。市委明確提出要實行“一月三問”工作落實機制,正是要通過一套科學有效的方法來推動狠抓落實,著力解決當前佛山發(fā)展中最關鍵的人為短板。這也是佛山當前開展黨史學習教育,學思踐悟、知行合一抓落實辦實事開新局的重要舉措。“一月三問”,重點不在于問,而在于問什么,怎么問,為什么這樣問。
月初問任務是什么,考題看似簡單,答好卻不容易。工作千頭萬緒,任務大大小小,哪些是上級交辦的重點任務,哪些是事關長遠的階段性任務?問的是對工作主題主線的把握,年度任務的分解,月度任務的具體計劃和推進方法。狠抓落實,就必須做到心中有數,掌控有度,嚴明目標導向,真正把規(guī)劃圖變成施工表。
月中問進展怎么樣,答案也不應只是簡單的進度,更要有推進策略的校正。既一諾千金按照時間表嚴抓進度,也要及時發(fā)現問題、分析問題,或創(chuàng)新辦法啃下“硬骨頭”,或因勢利導做出科學調整。狠抓落實,就必須實行嚴格的、科學的過程管理,激揚事不避難的工作作風、善作善成的能力擔當。
月末問工作成效如何,就是要用結果說話,不給任何形式主義鉆空子的空間。落實之要,不在于形式有多么轟轟烈烈,報表有多么閃亮耀眼,理由有多么冠冕堂皇,重在說到做到,作風夠硬朗;重在馬上就辦,行動夠果決;重在干就干好,成果夠份量。狠抓落實,就必須以成效考核形成倒逼,推動作風轉變,形成長效機制。
不難看出,“一月三問”不僅表明了刀刃向內的改革決心,也蘊含著狠抓落實的方法論。它以一個月為時間“閉環(huán)”,將目標、過程和結果融為一體,形成了全過程、全鏈條抓落實的工作機制。而且,月月抓落實,一環(huán)扣一環(huán),也將形成年度甚至更長時間跨度的大“閉環(huán)”。
當此風云際會、千帆競渡之時,佛山已經等不起、耗不起。市委實行“一月三問”工作落實機制,就是要把狠抓落實貫穿于搶抓機遇、謀求發(fā)展之中。全市各級領導干部都應正確把握其深刻內涵,讓“一月三問”狠抓落實成為思想自覺行動自覺。既要做到“捫心自問”,嚴戒形式主義和官僚主義,也要學會科學方法,規(guī)劃好本職工作,并以之為抓手,層層“問”出實效,使雷厲風行狠抓落實在佛山蔚然成風,讓發(fā)展藍圖夢想照進現實,不負時代,不負人民。
編輯丨周師伢